114年9月漁業署更新公告113年度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。
(1) 宜蘭縣113年沿岸漁業產量產值4,557噸;4億9,824萬元,與112年相比產量減少,產值減少;花蓮縣113年沿岸漁業產量產值1,961噸,2億3,100萬元,與112年相比,產量減少,產值增加。
(2) 宜蘭縣113年沿岸漁業產量產值:a.定置網:2,971噸;2億7,166.2萬元;b.小型拖網:303噸;1,393.8萬元;c.刺網:263噸;1,210萬元。花蓮縣113年沿岸漁業產量產值:a.定置網:1,448噸;1億4,390.5萬元;b.刺網:68噸;1,465.5萬元。
A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1月1日~3月3日。
B’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1月1日~3月15日。
C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1月1日~3月14日。
D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1月1日~3月28日。
(1)魚種組成:
漁場A:共70種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馬加鰆、其他鰆類、扁花鰹。
漁場B':共47種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扁花鰹、馬加鰆、黃鰭鮪。
漁場C:共35種類別,漁獲比例前三名為翻車魨科、巴鰹、馬加鰆。
漁場D:共種55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翻車魨科、杜氏鰤、帶魚科。
(2)資源量指標:
漁場A:1月1.73噸/日;2月1.21噸/日;3月1.81。
漁場B':1月0.66噸/日;2月0.45;3月1.11噸/日。
漁場C:1月1.55噸/日;2月0.79噸/日;3月1.62噸/日。
漁場D:1月0.43噸/日、2月0.35噸/日、3月0.56噸/日。
(3)產值產量變化
漁場A:1月產量為50.3噸,產值996.8萬元,2月產量為33.7噸,產值475.1萬元,3月產量為5.4噸,產值62.7萬元。
漁場B':1月產量分別為19.1噸,產值為359.5萬元,2月產量分別為12.2噸,產值為162.7萬元;3月產量分別為15.6噸,產值為150.2萬元。
漁場C:1月產量38.7噸;產值680.4萬元。2月產量14.2噸,產值174.6萬元。3月產量16.2噸;產值150.5萬。
漁場D:1月產量為9.5噸,產值為143.3萬元;2月產量7噸,產值為78.2萬元;3月產量11.8噸,產值127.1萬元。
A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4月1日~6月25日。
B’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4月1日~6月17日。
C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4月1日~6月16日。
D漁場資料期間2025年5月11日~6月30日。
(1)魚種組成:
漁場A:共71種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正鰹、飛魚科、扁花鰹。
漁場B':共49種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圓花鰹、其他鰆類、扁花鰹。
漁場C:共39種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扁花鰹、翻車魨科、沙帶魚。
漁場D:共種37種類別,佔漁獲比例前三名為翻車魨科、杜氏鰤、帶魚科。
(2)資源量指標:
漁場A:4月2.45噸/日;5月3.12噸/日;6月1.94噸/日。
漁場B':4月1.10噸/日;5月1.71;6月1.13噸/日。
漁場C:4月1.21噸/日;5月1.47噸/日;6月0.87噸/日。
漁場D:5月0.84噸/日、6月0.60噸/日。
(3)產值產量變化
漁場A:4月產量為73.4噸,產值372.0萬元,5月產量為96.7噸,產值339.1萬元,6月產量為48.6噸,產值179.2萬元。
漁場B':4月產量分別為31.8噸,產值為152.1萬元,5月產量分別為52.9噸,產值為140.2萬元;6月產量分別為18.0噸,產值為50.9萬元。
漁場C:4月產量21.8噸;產值156.6萬元。5月產量30.9噸,產值154.9萬元。6月產量8.7噸;產值62.9萬。
漁場D:4月網具損壞嚴重無產量產值;5月產量17.5噸,產值為69.0萬元;6月產量15.7噸,產值73.9萬元。
漁場A:7~9月漁場休漁。
漁場B':7~9月漁場休漁。
漁場C:7~9月漁場休漁。
漁場D:7~9月漁場休漁。
各季產量前10名魚種漁獲比例圖 (97-114年)
各季產量前10名魚種漁獲比例圖 (99-114年)
各季產量前10名魚種漁獲比例圖 (97-114年)
各季產量前10名魚種漁獲比例圖 (101-114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