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cks Image 478
海域生態調查
111年第1季:111/01/16 (浮游植物、浮游動物)、111/01/26 (仔稚魚)
1.浮游植物:在11個測站共發現矽藻88種、渦鞭毛藻2種、矽鞭毛藻2種及藍綠藻1種;平均細胞數含量為305,145 cells/L;主要優勢藻為線形曲殼藻佔98.74 %,其次為旋鏈角刺藻佔0.4 %。
2.浮游動物:本季採樣所得之浮游動物共計25大類,垂直採樣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77.08 %;水平採樣也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69.85 %。
3.仔稚魚:本季採樣所得之仔稚魚樣本共計3,703尾,分屬出57科92種。以總捕獲尾數來看,以鯷科中的銀灰半稜鯷為最多 (23.12 %),其次為燈籠魚科中的瓦明氏角燈魚 (15.93 %);若以捕獲重量來看,同樣以銀灰半稜鯷最重 (35.21 %),其次則為異葉半稜鯷 (13.01 %)。
111年第2季:111/04/18 (浮游植物、浮游動物)、111/04/21 (仔稚魚)
1.浮游植物:在11個測站共發現矽藻79種、渦鞭毛藻2種、矽鞭毛藻2種及藍綠藻1種;平均細胞數含量為107,101 cells/L;主要優勢藻為線形曲殼藻佔85.44 %,其次為鐵氏束毛藻佔6.97 %。
2.浮游動物:本季採樣所得之浮游動物共計22大類,垂直採樣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84.24 %;水平採樣也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86.22 %。
3.仔稚魚:本季採樣所得之仔稚魚樣本共計304尾,分屬出40科51種。以總捕獲尾數來看,以鯷科中的銀灰半稜鯷為最多 (38.82 %),其次為雀鯛科中之雀鯛屬 (9.21 %);若以捕獲重量來看,同樣以銀灰半稜鯷為最重 (39.63 %),其次則為鬚鯛科中之日本緋鯉 (34.83 %)。
111年第3季:111/07/12 (浮游植物、浮游動物)、111/07/11 (仔稚魚)
1.浮游植物:在11個測站共發現矽藻100種、渦鞭毛藻8種、矽鞭毛藻2種及藍綠藻1種;平均細胞數含量為1,456 cells/L;主要優勢藻為日本星桿藻佔24.69 %,其次為旋鏈角刺藻佔13.88 %。
2.浮游動物:本季採樣所得之浮游動物共計26大類,垂直採樣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60.46 %;水平採樣也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69.96 %。
3.仔稚魚:季採樣所得之仔稚魚樣本共計4,659尾,分屬出36科49種。以總捕獲尾數來看,以鯷科中的銀灰半稜鯷為最多 (28.83 %),其次為鑽嘴魚科中的短鑽嘴魚 (14.531 %);若以捕獲重量來看,同樣以銀灰半稜鯷 (23.36 %)為最重,其次則同為鯷科的異葉半稜鯷 (17.52 %)。
111年第4季:111/10/03 (浮游植物、浮游動物)、111/10/02 (仔稚魚)
1.浮游植物:本季採樣共發現矽藻97種、渦鞭毛藻8種、矽鞭毛藻1種及藍綠藻2種;平均細胞數含量為5,469 cells/L;主要優勢藻為旋鏈角刺藻佔24.83 %,其次為鐵氏束毛藻佔13.26 %。
2.浮游動物:本季採樣所得之浮游動物共計23大類,垂直採樣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76.62 %;水平採樣也以橈足類為最多,佔總量81.79 %。
3.仔稚魚:本季採樣所得之仔稚魚樣本共計951尾,分屬出22科32種。本年度季之採樣結果,不論以總捕獲尾數或捕獲重量來看,最優勢種皆為鯷科中的異葉半稜鯷,其總捕獲尾數為408尾 (42.90 %),總捕獲重量為7.5g (38.25 %);其次則同為鯷科的銀灰半稜鯷,其總捕獲尾數為142尾 (14.93 %),總捕獲重量為 3.093g (15.77 %)。
植物性浮游生物監測各測站不同水層的細胞密度關係
Stacks Image 563
Stacks Image 588
Stacks Image 568
Stacks Image 590
各測站動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個體密度 (個體數 / 1000立方公尺)
Stacks Image 578
Stacks Image 580
Stacks Image 583
Stacks Image 585
88/9/18-111/4/18 所採集的浮游植物細胞密度變化圖
Stacks Image 595
88/9/18-111/4/18 所採集的浮游動物個體密度變化圖
Stacks Image 600
仔稚魚組成重量百分比圖
第1季
Stacks Image 628
第 3 季
Stacks Image 632
第2季
Stacks Image 637
第 4 季
Stacks Image 641
89421日至111421日之採樣魚類總尾數
Stacks Image 605
89421日至111421日之採樣魚類總濕重
Stacks Image 609